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

陳順孝
陳順孝網誌
Published in
25 min readJan 26, 2017

--

【2007年發表】 一九五○年代,假反共為名整肅異己的麥卡錫主義席捲全美國,異議記者史東(I. F. Stone)被迫離開報界。他不屈不撓,在一九五三年自辦《史東週刊》,每天埋首閱讀政府檔案和報紙新聞,從中發掘政府說謊和違法的證據,獨家揭露許多弊案。他獨力辦報,備嘗艱辛,儘管訂戶從五千三百成長到七萬,終因體力不濟、健康亮起紅燈,而不得不在一九七一年停刊。[1]

一九六○年代全球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美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丹麥、瑞士、南斯拉夫、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哥倫比亞等國的學生地下報紙組成同盟,希望凝聚集體力量,抗衡主流媒體。他們一面成立「我們的」通訊社,交流資訊,一面發展地下報紙聯合版[2]:假設每個地下報紙各有四個版,三個版刊登各自的新聞,第四個版刊登全球或全國學運的共同新聞,如此,每個刊物訴求各自的讀者,但這個聯合版可以接觸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個共同讀者,影響力不輸大眾媒體;這個想法雖有創意,但因各報開數不一、刊期不同,加上地理阻隔、傳版費時,終究沒能成功。

一九七二年起,瑞士研究員施賴爾在聯合國支持下,深入非洲農村發展「鄉村報刊」。鄉村報刊關注的不是商業利益,而是讀者需求。它設立委員會,由當地各領域行家組成,定期討論切身問題和讀者需求,再由編採人員去探討這些問題、滿足讀者需求;如此一來,公民可以參與新聞決策,得到所需知識、改善自己生活。施賴爾投入十幾年時間,先後在非洲十六國辦報,之後又進入亞洲和拉丁美洲發展,報刊發行量少則五百份,多則六萬份,儘管幫助了不少農民,但施賴爾自我評估失敗多於成功。[3]

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當大眾媒體屈從政治壓力而淪為權貴傳聲筒、競逐商業利益而背離公眾需求時,總有堅持理想的知識份子挺身而出,打造公民媒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地傳播民主政治和社會公義所需的獨立、可信、準確、廣泛、切合需求地訊息[4]。史東一人辦報、學運青年集體發聲、施賴爾以編採專業為農民服務,展現的正是這樣的理想、勇氣和犧牲;在台灣,雷震在政治高壓時代創辦《自由中國》雜誌爭取民主,民主運動人士在戒嚴解除前後發行黨外雜誌、攝製社運錄影帶、成立地下電台、經營有線電視民主台來突破新聞管制,同樣展現理想、勇氣和犧牲[5]

今天,政治壓力、商業誘惑仍然如影隨形,例如,美國主流媒體在入侵伊拉克前後,幾乎集體噤聲,淪為小布希的傳聲筒;台灣媒體則大多為了競逐新聞賣點而背棄社會責任,偏愛炒作緋聞、迷信等非關國計民生的八卦話題,即使報導政治議題也是非藍即綠、黨同伐異,偏愛激情的口水戰、輕忽論理的政策討論。這讓越來越多公眾對主流媒體失望,也讓越來越多公眾開始創辦公民媒體。他們和史東、施賴爾、學運青年一樣滿懷理想,只是,藉助部落格等web2.0科技,不必像他們那樣艱苦奮鬥,就能輕易地做出獨立的報導、發出草根的聲音、展現公眾的力量。

公民媒體(citizen media)定義紛雜,連怎麼稱呼它都未有定論。有人稱之為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另譯替代性媒體、小眾媒體)、有人叫它作地下媒體(underground media)、基進媒體(radical media)、社區媒體(community media,另譯社群媒體),在部落格興起的二十一世紀,還有人稱呼它社會媒體(social media,另譯全民媒體)、我群媒體(we media)。不同的名詞凸顯公民媒體的不同特徵,但共同強調其核心精神:對抗大眾媒體、發出多元聲音、促進民主政治和社會公義[6]

更具體地說,公民媒體是人們分享訊息、觀點的工具和平台。不滿大眾媒體的公民,利用當時當地能夠找得到的簡便傳播工具(如上述的報刊、影帶、廣播),打造自己的媒體、探討切身的議題,讓被大眾媒體排拒的公民 — — 如弱勢族群、異議份子 — — 能夠藉此發出自己的聲音、交流彼此的觀點,甚至串連集體的力量、推展改革的行動,這樣的媒體,就是公民媒體;公民媒體在形式上以簡便科技建構公眾可以參與的媒介,在內容上以多樣文體探討大眾媒體忽略的議題和觀點,在行動上挑戰既得利益、推展社會改革。

今天,最簡便的傳播工具莫過於部落格等web2.0技術和服務,公民媒體也因此從報刊、影帶、廣播走向web2.0時代。

web2.0是「一種蒐集群體智慧的網路運用」[7],包含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使用者透過分享,讓彼此共用的資源變得更豐盛。從一個媒體建構者的角度來看,Web2.0科技,包括部落格(如Blogger.com、樂多日誌)、社會書籤(如Del.icio.us、HEMiDEMi)、網路相簿(如Flickr、Picasa)、播客(如Odeo)影音部落格(如YouTube、im.tv)、wiki(如pbwiki、TiddlyWiki),全都易學易用,只要三五個步驟,就能架設完成,作為個人或團隊的媒體,還能相互組裝、串連,建構出功能不輸大眾媒體網站的新型媒體。

隨著web2.0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公民創意源源不絕,公民媒體逐漸從另類、小眾,走向主流[8],許多超越傳統媒體的新聞蒐集、報導、分析、散播方式紛紛問世,本文僅就個人/組織媒體、集體報導、集體編輯、行動網路四個面向,列舉國內外範例,用以說明公民媒體形式和內容的創舉,及其對傳播生態帶來的衝擊。

個人/組織媒體

部落格(blog,另譯網誌、博客)是Web2.0的代表性的媒體,它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文章的網路日誌。一九九九年八月, blogger.com問世,易學易用,只要三個步驟就能架好站,帶動公眾撰寫部落格的熱潮;到了二○○七年四月,單單搜尋引擎Technorati追蹤到的部落格就超過七千萬個,而且仍以每秒新增一點四個的速度在成長,其中華文部落格佔八%,約五六○萬個,不僅如此,全球最受歡迎的一百家網站中有二十二家為部落格。[9]

部落客散居社會各角落,可以補大眾媒體採訪網絡的疏漏。例如:二○○五年七月,倫敦地鐵遭到恐怖份子炸彈攻擊時,在場的部落客用照相手機拍下目擊照片,這些照片藉由部落格和網路相簿(如flickr)快速流傳,CNN第一個現場照片就是引用部落客的作品。當天,倫敦救護車司機雷納德(Tom Reynlods)的部落格「Random Acts of Reality」更是一舉成名,雷納德當天休班,從爆炸一發生就上網報導,他說:「我想我應該把這個新聞傳遞給那些沒有看電視或沒聽收音機的人」,他的即時報導讓他的流量激增五倍,「好多人發表評論﹐祝我們好運﹐並為我們祈禱著」。[10]此外,九一一、南亞海嘯等重大事件,部落客的報導也受到大眾媒體的廣泛引用。

部落格,也可以呈現大眾媒體遺漏的多元觀點。例如:二○○三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化名為帕克斯(Salam Pax)的伊拉克青年,用部落格「Where is Raed?」記錄自己在戰爭中的親身見聞,他既批判海珊政權,也反對美國入侵,他時常把國際媒體的消息拿來和當地實況對照,挑出偏頗之處,補上在地觀點,迅速引起全球注目,英國衛報邀他撰寫專欄,他的部落格內容也出版成書,翻譯成多國語言,台灣也有譯本[11]

部落格還可以追擊大眾媒體忽略或掩蓋的議題。例如,二○○二年,即將接任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羅特,在替同黨參議員賽蒙德慶祝百歲生日時說,如果賽蒙德一九四八年競選總統時能夠勝選,過去幾十年來美國也不至於會發生那麼多問題。但因為塞蒙德是個種族隔離主義者,羅特讚美支持當年的塞蒙德,就等於支持種族隔離政策,可謂嚴重失言。隔天,電視與報紙對此隻字未提,祇有馬歇爾(Joshua Marshall)在其部落格「Talking Points Memo」中痛加抨擊,馬歇爾開砲後,其他部落客加入圍剿,幾天後電視與報紙跟進追擊,最後連布希總統都出面表示不以為然,羅特只好辭去多數黨領袖職務。 [12]

在台灣,部落格對於大眾媒體忽略或扭曲的議題,也越來越有能力加以補充和糾正。

例如,《艾德倫的異想空間》揭露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和出櫃歷程,《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介紹公娼生涯和抗爭故事、促進性工作者人權,展現主流媒體刻板化印象外,更豐富深刻的同志、公娼世界。

再如,《溪底遙學習農園》詳細記錄有機農作的歷程、進行農產品的網路行銷,積極幫農民探索出路,不像大眾媒體通常只是消極地報導農產品滯銷。

又如,二○○六年十二月,馬爾他籍貨輪吉尼號在蘇澳港南端擱淺,漏油上百噸,浮油侵襲海岸線,當商業媒體蜻蜓點水式的報導後、又繼續追逐政爭和八卦時,從小在蘇澳海邊長大的中央大學學生陳星宏趕回故鄉,用照片和文字記錄這場生態浩劫,並在個人部落格刊出,感動許多網友,也促使社會持續關注。

集體報導

網路科技日趨強大、易用、廉價,公民發聲漸成風氣,不僅讓個人部落格風起雲湧,也讓集體報導的新媒體漸次出現。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並不由專職記者編輯總攬編務,而是打開大門,讓公民共同參與新聞採寫和編輯。

早在一九九九年,反全球化運動人士就創立獨立媒體中心(Indymedia Center,IMC),以集體參與、共同決策的模式報導非資本主義訊息,幾年之間,在全球成立一百多個獨立媒體中心。獨立媒體中心採取開放平台:每個人都可以發佈文章、圖片和影音,即時看到發佈結果,沒有任何篩選,就讓文章放在邊欄,依時間順序刊出;然後由讀者為新聞評分,達到一定分數、並經一定數量編輯認可的新聞,可以在網站中央刊出;每個讀者可以對所有文章評分並作回應。此外,還提供RSS即時交換格式檔案,將全球一百多個站的專題故事統合起來。[13]

受到最多討論的集體報導網站,莫過於南韓的OhmyNews。OhmyNews創辦人吳連鎬(Oh Yeon-Ho)大學時參與學運,畢業後擔任另類雜誌Mahl記者,他不滿主流媒體和政治、商業掛勾,在二○○○年打出「每個公民都是記者」旗號,創辦OhmyNews。OhmyNews開放公民註冊擔任記者,公民記者投稿經專職編輯核實後刊出,到二○○四年已擁有四萬多名公民記者,每天生產大約兩百則新聞、吸引百萬人次瀏覽,躋身南韓影響力前六大媒體,也引起各國效法,如日本的JANJAN、法國AgoraVOX、中國的人人網,二○○六年八月OhmyNews更親自進軍日本,推出日文版[14]

維基百科(Wikipedia)關係網站維基新聞(WikiNews),則不僅開放公民投稿,也開放公民相互改稿和編輯。維基新聞是個自由內容的新聞媒體,訴求是讓任何人可以參與報導各種新聞事件,或分享親身見聞。它的使命是「提供一個新聞工作者能獨立報導新聞的環境」,從二○○四年十一月開始運作至今,已經推出廿一種語言的版本[15],中文版在二○○六年三月十四日誕生,到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已經發佈一○○五則新聞,並計畫推出語音版本、影音版本和可列印版本。[16]

Global Voices Online(GVO)則串連全球部落客力量,交流各地訊息和觀點。GVO創辦人之一蕾貝嘉(Rebecca MacKinnon),二十八歲就當上CNN北京辦事處主任,美國入侵伊拉克時,她在東京擔任首席記者,排除萬難專訪日相小泉純一郎,沒想到CNN美國總部不用這則專訪,還要求她「應該用一個旅遊者的觀點,而非一個專業者的觀點去報導日本」,她失望地離開CNN,轉而創立GVO,作為西方部落客、媒體與全世界部落客對話的窗口。目前從阿富汗到辛巴威,全球各地大約有八十名部落客,擔任GVO的義工編輯,每周貼文推薦當地的部落格,引介具代表性的在地觀點,BBC等媒體也以GVO作為新聞取材的窗口,蕾貝嘉認為,部落格作為公民媒體的效應已經浮顯。GVO中文版也已問世[17]

在台灣,獨立媒體中心在二○○三年開始運作、維基新聞中文版在二○○六年誕生。但在此之前,創辦於一九九○年代的台灣人文網站,如長期選刊社會人文論述的《南方電子報 》、評述勞工和人權議題的《苦勞網》、討論和翻譯國內外環保運動的《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弱勢者處境和奉獻者志業的《生命力新聞》,早已開始鼓勵公民投稿,分享親身見聞和觀點,進行在地的集體報導實踐。

二○○七年初,台灣更有數個公民媒體創刊,其中以《台灣好生活週報》和《PEOPO》最值得注意。

《台灣好生活週報》由長期擔任報社記者的網路寫手關魚發起,邀集約二十位出身主流媒體的部落客共同參與,在二○○七年二月創刊,致力於報導台灣各地的好人好事好物、探討主流媒體最缺乏討論的公共政策。

公共電視公民新聞網《PEOPO》則在同年四月上線,以自由軟體和Web2.0技術,提供台灣草根運動發聲的平台,展現公民的文字和影音報導,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旗下的公視、華視、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宏觀衛視等媒體,都將從《PEOPO》取材,讓公民的新聞能被更多人看見。

集體編輯

公民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重大差別在於兩者的產製過程。傳統媒體由科層組織產製,向大眾廣播,目標在於獲取廣告,具有嚴謹的新聞判準和編輯流程;公民媒體則由網路社群產製,強調對話、協同合作和平等參與,大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組織運作比較自由彈性、新聞判準也趨向多元。紐約大學助理教授西爾基(Clay Shirky)進一步指出:傳統媒體先過濾後出版、公民媒體先出版後過濾[18]。而出版後過濾的機制除了網友自動篩選外,還有越來越多的集體編輯媒體。

集體編輯媒體,以美國Digg網站最後矚目。Digg在二○○四年九月創立,剛開始用十五美元租用寬頻網路進行實驗,後來用一千美元登記新公司,旋即竄紅,不到兩年就躍居全球流量第三大的科技新聞網站。Digg的魅力在於將原本由專業編輯掌握的新聞決策權,交到公民手中。使用者登入後,可以把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大眾媒體報導或部落格文章的連結張貼出來,再打進簡短的摘要,並說明推薦理由。他們張貼的連結和說明,會出現在候選區,其他使用者看了,如果覺得重要,可以按下「Digg」按鈕,投下一票,並發表評論。一則新聞被「Digg」的票數愈多,就愈有可能登上Digg首頁,甚至成為頭條新聞。[19]

集體編輯的另一種形態是社會書籤 (Social Bookmarking)。社會書籤是一種超連結的收藏和分享的社會性軟體。因為收藏的超連結可以被許多人在網路上分享,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網路書籤。知名的社會書籤包括del.icio.us、furl等等,用戶可以通過它來收集,分類,匯集感興趣的網路信息,如新聞、圖片、資料、網站等。同時,也能簡便地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個人收藏,並從其他用戶收藏中進行資訊採集。它和部落格的差異在於,部落格主要分享自己撰寫的作品(寫作經驗),社會書籤則分享自己的編選的作品(閱讀經驗)[20]

台灣的HEMiDEMi和MyShare則以社會書籤為基礎,進一步增添新聞媒體功能。MyShare則在網友分享之外,還邀集數十位知名部落客,分別從藝文、公益、評論、女性、資訊、音樂、親子、居家、美食、旅遊等領域編選好文,形成一個部落格名家編輯的新聞網站;HEMiDEMi則請網友自行將推薦的文章分為新聞、閱讀、美食、音樂電影、旅遊攝影、公益環保、遊戲動漫、運動、科技、部落格、web2.0等十餘類儲存,形成一個網友集體編輯的新聞網站。此外,HEMiDEMi還推出群組書籤,讓資訊交流社群化,截至二○○七年五月底止已有Web 2.0 隨便聊媒體觀察站Travel+2.0 旅遊書籤集合場聽音樂,趕流行、教育文摘、宜蘭二三等兩百多個群組。

行動網絡

網路不僅可以作為公民媒體的交流平台,還可以成為民主審議和社會行動的發起點。

Action Network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二○○三年底開辦的網站,原名iCan,目標是協助不滿主流政治但仍然關心切身議題的人推動社會改革。Action Network一來建立社會議題資料庫,幫助公眾瞭解社會現狀,二來整理兩千多種公民行動指南,指引公眾推動各項改革,三來開放新聞資料庫,讓使用者用郵遞區號檢索自己身邊的新聞;在這些基礎之上,Action Network鼓勵公民上網發起社會行動,發起者不僅要提出目標、敘明理由,還要公布自己的實際行動,再由其他網友決定是否支持這項行動。廣受支持的行動,如反對校園霸凌,BBC會加以報導,助其成功,開辦四個月後,就擁有十萬個使用者,發起超過五百個社會行動。[21]

MoveOn則是美國草根民主運動的產物。一九九八年,一對工程師夫婦,不滿當時國會只關注於彈劾柯林頓的私人道德問題,因此發動連署,要求國會在譴責柯林頓後趕快繼續「前進」 — — 前進到國家所面臨的各種更重要議題,這項連署獲得四十萬人響應;此後,他們設立網站、組織義工,開始介入環境保護、媒體改造、槍枝管制等議題,現在已成為美國自由派或偏民主黨的團體中最有力量的草根組織,擁有超過兩百萬的會員,但專職人員不超過十個,且都在家裡工作,藉由網路串連、行動。二○○六年,MoveOn將矛頭指向曾與高爾搭檔競選美國副總統的資深參議員李伯曼,批判他不該支持小布希入侵伊拉克,結果導致李伯曼在民主黨內初選落敗,充分展現其影響力,被譽為網根運動(網路草根運動,net root)。[22]

台灣的網路行動,還未在民主政治上展現Action Network和MoveOn那樣的重大影響,但在社會公益行動的推展、大眾媒體的監督上,已經產生越來越大的力量。

在社會公益方面,《海綾月兔兔認養專區》用部落格推廣「認養代替購買」觀念,並推動兔子認養、送養和急難救助工作,實際挽救了許多小生命;《難民女醫生辛西雅與梅道診所》藉由網路科技,串連分處台灣和泰國兩地,不同專長、互不熟識的台灣青年,共同為泰緬邊境的「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奉獻心力;《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部落格》則靈活運用各種web2.0的線上服務,如網摘與共同書籤、flickr相簿與聯播,再結合真實體驗與行動的「部落客金邊義診日記」、紀錄片的部落客寫手首映會,多管齊下推廣公益活動。

在媒體監督方面,二○○五年,中國時報體育組主任吳清和,在個人部落格和中時撰文時,引用美國ESPN特約專欄作家麥克亞當(Sean McAdam)的文章,但自行添加一段虛構情節,網友存疑,發信向麥克亞當查證後確認造假,群起而攻,迫使吳清和關閉自己的部落格、中國時報為此道歉[23];二○○六年,聯合新聞網出現歧視精神病患的標題,《龜去來嘻》部落格版主鄭國威[24]發動抗議,數十個部落格群起響應,精神病友團體和媒體改革組織也集會抗議,迫使聯合報系公開承諾不再使用不當標題。

到了二○○七年,網路串連更進一步行動化。三月,當樂生青年聯盟(簡稱樂青)為了保留樂生療養院頻頻陳情抗議之際,大眾媒體將焦點放在衝突,對樂青的訴求少有討論,這時,有三八八位網友藉由網路串連,集資在蘋果日報刊登廣告,把樂青要求樂生院保留九○%的訴求完整呈現[25],為後續的網路和實體世界討論,提供較完整的訊息;加上樂青、社運界、文化界的持續努力,終於促使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朝此方向規劃[26]

結語

上述的公民媒體和報導者,大都像史東一樣獨立於政商勢力之外,也像鄉村報刊一樣開放公眾參與編務,還藉由網路串連實現一九六○年代地下刊物同盟的未竟之志。他們以集體的參與、群眾的智慧,蒐集、報導、分析、散播新聞和觀點,提供大眾媒體所欠缺的獨立、多元、深刻、切合需求地訊息,補充大眾媒體的疏漏、監督大眾媒體的缺失,甚至發展成足以抗衡大眾媒體的嶄新媒體。

不過,公民媒體儘管成長速度驚人,但因發展未久,理論與實務仍有許多未臻成熟之處,要走出可大可久的媒體新路,還有許多問題必須克服。以下,僅就信度、文體、資訊來源等三個層面,說明當前的問題所在:

在信度方面,公民媒體先出版後篩選,因此難免有良莠不齊現象,公信力常受質疑。目前,網友評估公民新聞信度和價值,主要透過個人判斷、社會書籤的公眾篩選、以及網路評等機制(如Google的PageRank、《部落格觀察》的複合指標),但個人判斷頗多盲點、公眾篩選的文章失之過雜、網路評等主要評估一個網站而非一篇文章;未來,如何引進傳統媒體發展數百年的專業判斷和編輯機制,又保留公眾參與、集體編選的開放性,成為公民媒體發展的重大挑戰。

在文體方面,一來,傳統媒體由職業記者採訪報導,以第三人稱報導來建構客觀形象,公民媒體由公眾書寫自身見聞,通常採取第一人稱敘事,我們若要將公民新聞納入新聞報導範疇,顯然需要對新聞的定義、新聞寫作的文體、第三人稱報導的常規進行再思考,例如,日本在二○○○年修訂「新聞倫理綱領」接受第一人稱報導[27];二來,傳統媒體主要使用單一媒材,如報紙以文字為主、電視以影音為主,公民媒體則可混搭(Mashup)多種媒材,創造出全新的報導形式,例如將新聞短片上傳到YouTube再鑲嵌進部落格文章中,就可做出影音圖文整合報導,如何混搭多種媒材,如何創造更新、更能打動人心和傳播訊息的文體,需要持續研發。

在資訊來源方面,公眾能夠取得多少資訊,決定他們能夠做出多少報導。今天,台灣部落格內容,絕大多數是在分享個人經驗和見聞、或引述大眾媒體報導再加評述,很少自行發掘公共議題、進行第一手的報導和評論,關鍵就在於公共資訊難以取得。要提升部落客探討公共議題的比率,最重要的是督促政府將公共資訊公開化、網路化,讓部落客能夠輕鬆取得所需訊息,如議會詢答實錄、民代投票紀錄、政策法案內容、社區發展計畫、公共建設招標、企業投資持股、法人組織財務,然後從中發掘題材,進行報導和分析。

唯有克服這些問題,公民媒體才能健全發展,才能超越史東周刊、鄉村報刊、地下刊物同盟的格局,建構出更新、更好、更多元、更可信、更切合需求的媒體形態和報導方式,成為引領二十一世紀風潮的新聞傳播主流、民主和公義助力。

陳順孝(2007)。〈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收錄在:中國新聞學會編《新聞年鑑1997–2006》。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1]本段內容主要參考:1.黃怡(1987)︰〈終身的反對者:I. F.史東〉。收錄在︰黃怡著(1987):《終身的反對者》。台北︰久大文化。2.王健壯(2006):〈只要記住一句話:史東(I. F. Stone)〉。收錄在王健壯著(2006):《凱薩不愛我》,頁58–61,台北:印刻

[2]南方朔(1991):《「反」的政治社會學》,第十章〈從「不相信報紙」運動說起〉,頁195–203。台北:久大文化。

[3] J. H. 阿特休爾著,黃煜、裘志康譯(1989)︰《權力的媒介》第11章部分內容〈鄉村報刊網點〉,頁326–332。北京︰華夏。

[4]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PDF and HTML: www.hypergene.net/wemedia/。

[5] 陳順孝(2007):《打造公民媒體:《生命力》新聞團隊的行動研究》第一章〈導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6] 相關討論甚多,本文主要參考:1.敦誠(1991):〈「小眾媒體」是什麼?由四個國外的實例省視本地的狀況〉,《當代》,65:96–109。2.Gillmor, D.著,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台北:美商歐萊禮台灣分公司出版。3.成露茜(2005):〈另類的媒體實踐〉。收錄在成露茜、羅曉南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頁269–283。台北:正中書局。4. Wikipedia (2007.03.27). Social Media.[Online]. Availab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media.

[7] O’Reily, T.著,盧澤宇譯(2006.03.06):〈什麼是web2.0〉[網路版]。網址:http://www.itmag.org.tw/_rss/article_single_rss.php?IKEY=138

[8]Hinchcliffe, D.(2007.01.29). Social Media Goes Mainstream. [Online]. Available: http://web2.wsj2.com/social_media_goes_mainstream.htm.

[9] Sifry, D. (2006.08.07).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August 2006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36.html.

[10] 多維博客(2005 .08.07):〈博客在倫敦遇襲中書寫新的歷史〉[網路版]。網址: http://blog.chinesenewsnet.com/?p=308

[11] Pax, S.著,楊瑞賓譯(2005):〈巴格達部落格〉。台北:好讀。

[12]王健壯(2004.12.18):〈部落格進城了〉。《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3] Beckerman, G著、黃孫權譯(2003):〈無政府邊緣上的顛簸民主 創造性歡樂中的紀律:獨立媒體中心的熱情與實用主義〉[網路版]。網址:http://inertia.twblog.net/archives/000725.html。

[14] 本段參考:1.OhmyNews (2004). Every citizen is a reporter [Online]. Available: http://file.ohmynews.com/publication_file/117/dbook/default1.html. 2.楊証凱(2006):《公民新聞的「翻譯」:以「青年公民新聞平台」為例》。台北:輔大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15] 維基百科(2006.10.03):〈維基新聞〉。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A%E6%96%B0%E9%97%BB

[16] 維基新聞(2007.05.30):〈首頁〉。http://zh.wikinews.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17]部落格編輯(2006.04.28):〈從CNN主管到部落客:Rebecca MacKinnon〉[網路版]。網址: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6/04/28/55459.html

[18]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Introduction to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ch1). In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PDF and HTML: www.hypergene.net/wemedia/。

[19]本段參考:1.盧諭緯(2006):〈上Digg 人人都是總編輯〉。《數位時代》134期(7月15日出刊),頁84–85。2. 羅耀宗(2006.05.05):〈Digg.com:首頁新聞由你決定〉[網路版]。網址: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32780

[20]維基百科(2006.09.01):〈社會性書籤〉[網路版]。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6%9C%83%E6%9B%B8%E7%B1%A4

[21] Martin, V. (2004). Supporting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cy and civic life. In A New Agenda for e-Democracy (pp, 95–100).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Abstract retrieved June 11, 2005, from http://www.innovazione.gov.it/ita/news/2004/allegati/OIIPP_eDemocracy_2004.pdf

[22] 本段參考:1.張鐵志(2005.02.03):〈MoveOn的故事〉[網路版]。網址: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12395.html。 2.張鐵志(2006.07.26):〈部落格如何改變政治?〉[網路版]。網址: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ticle/6271060。 後來,李伯曼獨立參選,仍然當選參議員。

[23] 終極邊疆(2005.09.09):〈砍掉不用重練最快 — 看吳清和報導作假事件〉[網路版]。網址:http://blog.serv.idv.tw/2005/11/09/354/

[24] 鄭國威(2006.02.24):〈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道歉(Portnoy有事相求,拜託大家!)〉[網路版]。網址:http://www.bigsound.org/portnoy/weblog/001465.html

[25] 董福興(2007.03.18):〈[樂生] 走出去,讓你的身體動起來,讓你的眼睛看到現實〉[網路版]。網址: http://mediaobserve.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18.html

[26]王貝林、曾德峰、項程鎮、林志青(2007.04.12):〈蘇揆:16日不拆樂生 力保90%〉[網路版]。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life4.htm

[27]日本在二○○○年翻修一九四六年制訂的〈新聞倫理綱領〉。新的倫理綱領,依然堅持客觀中立(因為:「要維繫一千萬、八百萬份的龐大讀者群,單靠某一種觀點是無法做到的」),要求媒體勇於更正,但不再堅持第三人稱報導,「這是出於考慮到二十一世紀的報紙報導中,記者應該從正面更加積極地向讀者發表觀點。只要能夠保證新聞報導內容正確和公正這個絕對條件,附加上記者自己的所見所感,通過第一人稱來講述是可行的。」詳見:中馬清福著,崔保國、艾勤徑、高揚譯(2005):《報業的活路》,頁107–117。北京:清華出版社。

--

--

陳順孝,人稱阿孝,種過田、擺過地攤、編過報紙頭版、當過電視台董事、做過新媒體監事,現任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簡歷:https://axiao.tw/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