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獨立之路:台灣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與互助機制

陳順孝
陳順孝網誌
Published in
58 min readJan 26, 2017

--

獨立記者幾乎都是組合式工作者,組合多樣工作和財源來維生。他們在大眾媒體外部實踐專業,但與堅持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及其記者密切合作。獨立記者供稿給這些大眾媒體、或與這些媒體合製新聞;並且和這些記者一起爭取勞動權益、一起壯大獨立新聞生態系。

壹、導論

朱淑娟,一九九八年開始擔任《聯合報》記者,二○○一年起主跑環境保護路線,處理過阿瑪斯號擱淺漏油等重大新聞;二○○九年初,報社緊縮人事,她遭到資遣。朱淑娟不願放棄報導,有一天和部落客聊天時忽然想到:「如果成立一個部落格,那我繼續寫報導,好像也可以的樣子」。就這樣,她離職後開設《環境報導》部落格,深耕中科三期、中科四期、國光石化等環境議題,隔年年底,她以獨立記者身分一舉贏得卓越新聞獎、曾虛白先生新聞獎三大獎項,傲視大眾媒體記者(朱淑娟,2010年12月22日)。

林慧貞,台南農村出生、台北都會區長大,唸新聞系大三時,採訪農民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的新聞,開始想為農民發聲。二○一二年,朱淑娟等人發起成立「獨立媒體學院」,開課培訓獨立記者,林慧貞大學剛畢業,報名成為第一期學員,課程結束後加入馮小非、汪文豪等人創辦的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專注報導農業、食品安全議題,短短一年後,就與汪文豪以揭發九成米粉含米量不足的調查報導,共同贏得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侯惠萱、陳靖宜,2014年3月12日)。

楊虔豪,從小夢想當新聞主播,高中時對朝鮮半島感到好奇,開始鑽研韓國事務。二○一○年就讀大二開始往返韓國採訪政經社會議題,包括脫北者(逃離北韓的居民,即北韓難民)、韓國《MBC》電視台罷工抗爭、二○一二總統大選等;大學畢業後長駐韓國採訪,創立《MW24》網站,供稿給大眾媒體,二○一四年一月,他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提出年度募款計畫,短短兩個月,獲得一三○位民眾贊助二十萬元,支持他繼續以獨立記者身分報導韓國議題(馮小非,2013年4月9日;劉奕霆,2014年3月13日)。

朱淑娟、林慧貞、楊虔豪的獨立記者實踐,為陷入黑暗期的台灣新聞界點亮燭光。

台灣報紙接觸率從一九九一年的七六%,一路下降到二○一二年的三九%,發行量、廣告額同步下滑(動腦編輯部,2013年3月)。二○○三年,《蘋果日報》登台挑戰台灣報紙;二○○五年十月起,短短一年間,《中時晚報》、《大成報》、《中央日報》、《台灣日報》、《星報》、《民生報》先後停刊,倖存的報紙也紛紛裁員、減薪,並且競相炒作八卦來刺激銷路,甚至幫政府和企業做置入性行銷來賺取收入,新聞記者有的遭到資遣、有的趨權附勢、有的苦守專業、有的毅然請辭,有志從事新聞工作的青年學子則茫然無措,看不到專業前景。

所幸,朱淑娟、林慧貞、楊虔豪的經驗顯示,離開大眾媒體仍能發展新聞事業、沒進大眾媒體照樣能夠贏得專業肯定、不向廣告主折腰也能獲得維生經費,記者可以獨立報導、建立個人品牌,可以互助培力、設學堂募眾資,可以研發實驗、翻新營運模式;換言之,今天的記者可以在大眾媒體外部生存、發展,可以採取有別於傳統的報導、學習、營收模式來發光發熱,「獨立記者」已經成為新聞專業發展的新路。

本研究因此探討獨立記者專業發展之路,具體鑽研三個問題:獨立記者如何生存發展?如何互助培力?如何與大眾媒體互動?筆者希望藉此了解獨立記者所需條件、所處情境、可行策略,幫助現職記者、離職記者和青年學子探尋可大可久的專業出路。

貳、文獻探討

獨立記者並非新興事務。一九五○年代,假反共之名整肅異己的麥卡錫主義席捲全美,異議記者史東(I. F. Stone)被迫離開報界;他不屈不撓,在一九五三年自辦《史東週刊》,每天埋首閱讀政府檔案和報紙新聞,從中發掘政府說謊和違法的證據,獨家揭露許多弊案。他獨力辦報十八年,訂戶從五千三百成長到七萬,直到健康亮起紅燈才停刊(黃怡,1987)。

最近這波獨立記者浪潮,則和經濟、科技因素有關。

一來,大眾媒體從一九八○年代開始盛行彈性雇用,派遣勞動、臨時聘僱、兼職打工氾濫,勞動條件每下愈況,以美國為例,二○○○年彈性雇用比例高達三十%(劉昌德,2008;2012)。許多記者因此失業,或轉為彈性雇用,或辭職而去。

其次,大眾媒體 — — 特別是報業 — — 從一九九○年代後期開始漸趨沒落,大批媒體倒閉、破產、裁員,單單美國,二○○九年一年就有一四二家報社破產、一萬五千人失業,許多記者被迫離開新聞崗位。

第三,網路媒體在二十一世紀爆炸性成長,部落格(blog)、微網誌(如twitter)、社群網站(如Facebook)、影音平台(如YouTube)免費、簡單、強大,任何人只要能用電腦上網,就能創辦自己的媒體、產製自己的新聞(Gillmor, 2004 / 陳建勳譯,2005 )。在每個公民都可以是記者的時代,部分公民利用網路科技打造自己的媒體,成為獨立記者,如楊虔豪;部分大眾媒體離職記者也藉由網路科技延續新聞專業,轉型為獨立記者,如朱淑娟。

本文討論的獨立記者是指不受大眾媒體全職聘僱、以報導新聞為主業,而且獨立於政府、政黨、財團的報導者,包括供稿大眾媒體的自由新聞工作者(Freelance Journalist)、自行創辦媒體的獨立媒體工作者;他們可能是大眾媒體的離職記者,也可能是未曾進過大眾媒體的公民寫手。

獨立記者發展出多樣的生存維生策略,並且互助、結盟,以專業、創意和大眾媒體競爭、合作。

一、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

獨立記者可以粗略分為供稿給大眾媒體的自由新聞工作者、以及自己辦報的獨立媒體工作者兩類。

(一)自由新聞工作者

國際記者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一九九九年的調查顯示,歐洲廿九國中,有接近十一萬名自由新聞工作者,約佔記者總數(四十七萬名)廿三%;歐洲記者協會(European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EFJ)二○○三年調查發現,十八個歐洲國家有超過十萬名自由新聞工作者,佔記者總數(卅三萬名)的卅一%,二○一一年的調查更發現,自由新聞工作者在某些國家中記者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已經高達六成、較低的也有四分之一(IFJ, 1999;EFJ, 2011;轉引自劉昌德,2012)。

自由新聞工作者供稿給大眾媒體維生,他們的工資、工作權、契約保障、團體代表與協商權、以及各項福利等勞動條件,都明顯比大眾媒體雇用的正職記者為低,在義大利,他們的薪資只有正職記者的廿二%、其他國家在七到九成之間、只有英國和全職記者相同,儘管如此,仍有三分之二自由新聞工作者無怨無悔(EFJ, 2011;IFJ, 2006;轉引自劉昌德,2012);美國的研究更顯示,高達九成二受訪者喜歡自由新聞工作,最滿意自己當老闆、自由調配工時與在家工作,美國電視新聞自由工作者對工作自主性的滿意度,更明顯高於正職記者(ASJA, 2005;Ryan, 2008; 2009;轉引自劉昌德,2012)。

(二)獨立媒體工作者

獨立媒體的數量很難估計。二○○八年全球部落格已達一億三千三百萬個(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包含許多獨立媒體;奈特公民新聞網絡(Knight Citizen News Network)收錄的資料顯示,二○一四年一月十六日,單單北美就有一千三百三十四個獨立媒體網站 ( KCNN,2014, January 16)。

薛佛在二○○六年調查美國近五百家獨立媒體發現,網站建置經費四十三%來自創辦人、十一%來自現有新聞組織挹注、十四%個人贊助、不到三%得到創投眷顧;在營收方面,四十八%主要來自廣告、二十五%得到社區或企業贊助、十六%個人捐助、不到五%依賴訂閱收入。這樣的收入是否足以永續經營,卅八%不確知、四二%入不敷出、十四%表示若不計算志工費用則收入超過支出、七%表示即使計算志工費用仍有盈餘(Schaffer, 2007;轉引自胡元輝等,2010:18–19)顯然,創辦媒體容易,業餘經營不難,但要作為全職工作仍顯艱辛。

自由新聞工作者和獨立媒體工作者並非截然劃分,許多獨立記者兼營兩者,例如馬歇爾(Joshua Marshall)。馬歇爾是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專長歷史,曾在自由派雜誌《美國前景》做過記者,後來離職,他一面當自由新聞工作者,供稿給《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盛頓月刊》、《大西洋月刊》等傳統媒體;一面創辦自己的獨立媒體《論點備忘錄》(Talking Points Memo),建立個人品牌,他的《論點備忘錄》曾被媒體選為年度最佳部落格。二○○二年,即將接任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羅特發言讚美種族隔離主義者,隔天報紙和電視隻字未提,祇有馬歇爾在《論點備忘錄》痛加抨擊,其他部落客隨即加入圍剿,幾天後電視與報紙跟進追擊,最後連布希總統都出面表示不以為然,羅特只好辭去多數黨領袖職務,顯見馬歇爾的影響力(王健壯,2004年12月18日)。

獨立記者的工作形態儼然就是管理學大師韓第(Charles B. Handy)倡議的組合式工作者(Portfolio worker)。韓第認為,工作形態不只一種,除了進大機構工作、向一位雇主支領一份全薪外,還可以脫離大機構,同時服務多個客戶、執行多項工作,再將多項工作、多個收入組合起來,就像股票投資組合一樣;韓第指出,組合的工作主要有五類,有償的薪資工作(wage work,按時間計酬)和計費工作(fee work,按結果計酬),以及無償的家政工作、志願工作、研習工作,組合式工作者不像大機構雇員一樣安穩領取固定薪資,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不確定性,但擁有更多的自由和熱情(Handy, 1989 / 方海萍等譯,2006;Handy, 2001/ 潘東傑譯,2002)。

二、獨立記者的互助培力

獨立記者各自奮鬥的同時,也互助合作、自主培力,並且尋求資源,以集體力量提昇勞動權益和傳播能量。

首先,獨立記者會成立互助和培力組織。

在美國,《線上記者協會》(Online News Association)一九九九年成立,目前擁有兩千多會員,藉由培訓、舉辦新聞獎來推動新聞敘事創新、為網路記者尋求資源(ONA, 2014, January 24)。

在英國,尼柯爾森(David Nicholson)設立《自由新聞工作者》(Freelance Journalist)網站,匯集房地產、體育、商業、科技、媒體、金融、政治和旅行等領域的寫手,合力拓展工作機會(FJ, 2014, January 24)。

二○○九年七月,廿七個非營利的獨立媒體聚集在紐約共商調查報導的未來,結果共同成立《調查新聞網絡》(The 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 INN),成員共享內容和資源、共同提昇專業、發展獲利模式,到二○一四年一月,成員已經超過八十個,並從北美擴及世界各地(INN, 2014, January 24)。

其次,獨立記者也會尋求社會資源。

獨立記者可能和非營利組織結盟,例如《ProPublica》。《ProPublica》是由山德勒基金(Sandler Foundation)所主要資助成立的網路媒體,二○○八年創刊,聘請了三十多位專業好手,在每年約六至八百多萬美元的預算下從事調查報導。二○一○年,上線不到兩年的《ProPublica》榮獲普立茲調查報導獎,開創網路媒體獲得普立茲獎的首例(胡元輝,2012)。

獨立記者也可能向社會大眾募集小額捐助來支付報導開銷。

募資可以個人進行,例如美聯社前記者前美聯社記者亞布里頓( Chritopher Allbritton)二○○三年在個人網站募資前往伊拉克報導戰事,共有三二○人捐了一萬四千多美元給他(Bowman & Willis, 2003:51)。

募資也可以透過平台進行,例如二○○八年十一月上線的《Spot.Us》網站,讓報導者在網站上提出採訪計畫,接受大眾捐助,開站前兩年就有五千人贊助超過一六○個採訪計畫(胡元輝,2012)。到了二○一三年底,贊助者超過兩萬兩千人。

這些互助培力機制,形成一個支援系統,支持獨立記者提昇專業、獲取收入、拓展傳播通路。

三、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的互動

獨立記者雖在大眾媒體外部,卻和大眾媒體若即若離,雙方在內容上、在勞動權益上合作。

獨立記者在內容上和大眾媒體合作,例如為大眾媒體供應新聞稿、撰寫專欄、合製報導,或透過大眾媒體發送新聞。

供應新聞稿,是前述自由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常態,自由新聞工作者藉此獲取收入,大眾媒體藉此取得物美價廉又多元多樣的稿件。

撰寫專欄,是大眾媒體邀請獨立記者開專欄,引進傳統記者欠缺的視野和觀點。例如,二○○三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化名為帕克斯(Salam Pax)的伊拉克青年,用部落格《Where is Raed?》記錄自己在戰爭中的親身見聞,他既批判海珊政權,也反對美國入侵,常把國際媒體的消息拿來和當地實況對照,挑出偏頗之處,補上在地觀點,迅速引起全球注目,英國《衛報》就邀請他撰寫專欄(Pax, 2003/楊瑞賓譯,2005)。

合製報導,最具代表性的是調查報導獨立媒體《ProPublica》。《ProPublica》先後和《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洛杉磯時報》、《CNN》等大眾媒體合作調查報導,二○一○年《PrePublica》和《紐約時報雜誌》合製的新聞還贏得普立茲獎的調查報導獎項(Sorrel, 2010, May 10)。

發送新聞,例如,二○○九年,《美聯社》宣布協助傳送《ProPublica》、《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與《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Workshop》 等四個非營利調查報導機構的報導,提高獨立記者報導的能見度(胡元輝,2012)。

獨立記者在勞動權益上和大眾媒體合作,主要是共同爭取權益。

例如,《英國記者聯盟》(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和美國《專業記者協會》(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都將自由新聞工作者納入保護範圍,協助處理酬勞、合約、版權、勞動權益、保險等等事宜(NUJ, 2014, January 24; SPJ , 2014, January 24)。

四、研究問題

從上述國際經驗來看,網路時代的記者,不一定要留在大眾媒體內部,而可以在外部以自由新聞工作者身分供稿給大眾媒體來賺錢,也可以創辦獨立媒體、發展多元營收模式來維生;他們可以成立互助培力組織,自主研發、自我教育,並尋求非營利組織和群眾資助;他們和大眾媒體既競爭又合作,藉由供稿、寫專欄、合製新聞、傳送新聞等方式連結大眾媒體。

本文接下來要回到台灣,借鏡國際經驗檢視台灣的獨立記者之路。台灣的獨立記者是指以台灣為主要傳播對象 — — 包括在台灣採訪報導、以及在海外採訪報導但以台灣民眾為訴求對象 — — 的獨立記者。

本研究將探討三個問題

一、台灣獨立記者如何生存發展? — — 他們如何以自由新聞工作者或獨立媒體工作者的方式實踐專業?如何獲取收入來維生?

二、台灣獨立記者如何互助培力? — — 他們如何建立自我教育、共同成長的組織?如何爭取社會資源來提昇報導能量?

三、台灣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如何互動? — — 雙方在內容產製、勞動權益等面向上如何競爭或合作?

參、研究方法

要研究台灣獨立記者,先得找到台灣獨立記者。

台灣的獨立記者,還沒有學界或業界進行普查或大規模調查研究,本研究因此計畫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獨立記者作為樣本,進行初探性研究。

本研究所指的台灣代表性獨立記者包括五類,一是全國性新聞獎個人獎項得主、二是學術論文個案研究對象、三是書籍專章報導對象、四是新聞社群個案探討對象、五是獨立記者組織的理監事;選擇這五類,是希望找到專業表現受肯定、工作模式受重視、具有聲望的獨立記者,藉此了解獨立記者可以發揮的傳播能量。

本研究藉由以下方式發掘獨立記者。

新聞獎項部分,檢視最近十年的卓越新聞獎、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得獎名單,發現朱淑娟、李惠仁、孫窮理、汪文豪、林慧貞、鐘聖雄、胡慕情等七人。

學術論文部分,以「獨立記者」、「獨立媒體」、「獨立報導」、「公民記者」、「freelancer」等關鍵字,在Google學術搜尋、中華傳播學會歷年傳播年會論文查詢、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期刊文獻資訊網等網站進行檢索,發現江一豪、朱淑娟、周富美等三人。

在書籍部分,檢視《我的小革命: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我的小革命:永續生活》、《我的小革命:顛覆主流》、《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等專書,並以「獨立記者」、「獨立媒體」、「獨立報導」、「公民記者」、「freelancer」等關鍵字在台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檢索,發現江一豪、馮小非、張正、胡慕情、李取中、吳國城等六人。

新聞社群部分,檢視台灣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網站、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目擊者》電子報、傳播學生鬥陣網站,發現楊士範、李濠仲、楊虔豪、莊豐嘉、李惠仁、陳昆龍(大暴龍)、劉瑋婷、李惠仁等八人。

在專業組織方面,檢視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理監事名單,發現馮小非、黃哲斌、鄭國威等三人。

綜合上述方法,本研究共計發掘廿一位台灣代表性獨立記者,包括:江一豪、吳國城、李取中、李惠仁、李濠仲、汪文豪、周富美、胡慕情、孫窮理、張正、莊豐嘉、陳昆龍、馮小非、黃哲斌、楊士範、劉瑋婷 、鄭國威、鐘聖雄。

本文以這廿一位台灣獨立記者為研究對象,蒐集他們的自述文章,以及有關他們的報導、研究報告、人物介紹,再參考有關台灣獨立記者的學術論文,然後進行分析。

資料分析之外,筆者運用參與觀察所得進行研究。筆者一九九七年創辦公益新聞網站、二○○四年起參與推廣公民新聞、二○○九年參與創辦《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二○一一年出任《weReport》執行委員、二○一二年共同發起「獨立媒體學院」,孰悉台灣獨立記者發展脈絡,並與上述廿一位獨立記者中的十九位有直接往來,熟悉他們的經歷和表現。

筆者以參與觀察所知,對照文獻資料,再就矛盾、疑問、疏漏之處進行採訪。採訪方式是使用電郵或Facebook私訊詢問,採訪重點為獨立記者營收情況,主要問題有三:(一)你目前的收入來源有哪些?最主要收入來源為何?各類收入比例大約多少?(二)你目前的收入大約有多少:每月最高曾收入多少、最低多少、平均大約多少?(三)對於未來想要從事獨立記者的人,你有何建議? 對於獨立媒體負責人則加問媒體營收情況、員工人數和薪資。筆者先後向廿一位獨立記者中的十五位提問,得到十三位書面答覆。

筆者根據資料分析、參與觀察和書面採訪所得,綜合探討台灣獨立記者如何生存發展、如何互助培力、如何與大眾媒體互動。

肆、研究發現

本文選取廿一位台灣代表性獨立記者,研究他們的維生策略、互助方式、與大眾媒體的互動關係,結果發現:

一、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

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多樣,依其主要經濟來源可以分為供稿給其他媒體的自由新聞工作者、自營媒體的獨立媒體工作者兩大類。

(一)自由新聞工作者

自由新聞工作者不為單一媒體服務,他們供稿給多家媒體,並以多元營收來維持生活、支撐報導工作。依其收入來源,又粗略分為報導工作維生者、業外收入維生者兩類。

1.報導工作維生者

以新聞報導工作維生者,包括朱淑娟、黃哲斌、周富美、胡慕情、李濠仲、李惠仁、楊虔豪。

朱淑娟離開《聯合報》後,在經營《環境報導》的同時,以多重收入來維持生計。她和大眾媒體合作,例如與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合製專題、供稿給《商業周刊》;她也和網路媒體、非營利組織合作,例如供稿給《環境資訊中心》、幫台達電基金會經營的《低碳部落格》寫專欄;她還在社區大學教課,並且受邀到大學演講;她的工作幾乎都來自過去的人脈,多到應接不暇,她堅持只有能讓她發揮獨立報導精神的案子才接(郭姵君,2010)。

黃哲斌,一九六五年生,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為了抗議政府和大企業收買媒體、置入行銷,宣佈辭職,並發起「反對政府收買媒體,以『置入性行銷』欺瞞人民」行動,贏得傳播學者和民眾連署聲援,促使立法院修法禁止政府部門買新聞。黃哲斌辭職後,婉拒專職邀約,只擔任《天下雜誌》特約記者,並為《獨立評論@天下》、《財訊》撰寫專欄,也受邀演講。

周富美,一九七三年生,曾任《勁報》、《中天》新聞台、《自由時報》記者,跑過醫藥、社福、環境等路線新聞,二○○七年因堅持採訪環保署閉門會議,與官員發生肢體衝突,報社要將她轉調內勤,她憤而辭職;辭職後擔任《苦勞網》特約記者,並且接案維生,接案範圍不僅在台灣,也包括大陸的《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她還寫書出版,包括書寫女性視障者故事的《媚力新視界》、為律師作傳的《林穆嚴:謙和樂仁律師之光》(郭姵君,2010)。

胡慕情,一九八三年生,二○○五年進入《台灣立報》擔任記者,隔年開設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深耕環保、人權、農村、救災重建、土地正義等議題,之後轉任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數年,二○一三年四月為了專心撰寫苗栗灣寶對抗土地徵收的專書,辭職成為獨立記者。辭職後收入主要來自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創作補助,以及《獨立評論@天下》專欄稿費,其他的稿約和演講邀約幾乎都推掉。

李濠仲,一九七六年生,曾任《新新聞》、《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二○○九年隨著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繼續以獨立記者身份採訪新聞,進行挪威與台灣之經驗對照(黃文慧等,2013年5月21日)。他以寫書為主,平均一年出版兩本書,並為《獨立評論@天下》、《聯合報》、《大誌雜誌》寫專欄,也接受其他報章雜誌邀稿,返台宣傳新書期間也接受演講邀約,並且加入挪威外國記者協會成員、偶爾向當地作家協會申請撰稿補助。

李惠仁,一九六九年生,曾任《民視》和《三立》等新聞台攝影記者、《東森電視》專題製作人,為了調查禽流感疫情辭去工作,擔任獨立記者和紀錄片導演,他在家人支持下獨力調查八年,揭發政府掩蓋禽流感疫情黑幕,震撼社會,完成的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榮獲二○一一年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他調查禽流感疫情,曾獲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補助,之後也曾在《weReport》向公眾募資,此外,他幫公視等單位拍攝紀錄片、為廣播電台製作專題、當廣播代班主持人、到大學兼課、到學校或其他單位演講,並且受邀撰寫防疫、農業方面稿件,邀稿者包括《新新聞》、《今周刊》、《財訊》、《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想想論壇》、《YAHOO!奇摩新聞專欄》等。

朱淑娟、黃哲斌、周富美、胡慕情、李濠仲、李惠仁的收入來源,都與過去任職大眾媒體時累積的人脈、經驗有關。但是,大眾媒體經驗、人脈並非不可替代,未曾進入大眾媒體的楊虔豪就以其獨特的韓國報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楊虔豪的收入主要來自採訪報導、專欄評論,約佔七八成,其餘兩三成來自校訂韓國議題的書籍或寫書序、幫忙韓國電視台安排採訪、演講、上電視節目等。他主要供稿對象為《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新頭殼》、《獨立評論@天下》、《想想論壇》,其餘對象包括《財訊雜誌》、《蘋果日報》論壇、《新新聞》、《看雜誌》,以及香港《陽光時務》、《主場新聞》、《彭博商業週刊》等。

2.業外收入維生者

不以報導維生,而以業外收入支撐報導工作的人,則包括江一豪、陳昆龍。

江一豪,一九七九年生,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蘋果日報》記者兩個月,離職後一邊當搬家工人、一邊當《苦勞網》特約記者,並經營部落格《生活,就是抗爭》 ,長期報導被遺忘在緬甸的中華民國「國民」、東菱電子關廠員工、數度被拆遷的三鶯部落原住民,二○○八年入圍了卓越新聞獎。他以搬家所得來支持報導工作(何榮幸,2009a)。

陳昆龍,綽號「大暴龍」,高雄旗山蕉農子弟,大學攻讀都市計畫、畢業後進入資訊業,但他渴望改變,辭職當「家庭煮夫」,並擔任公民記者,在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報導新聞;二○一○年,苗栗縣政府強制徵收大埔農地,派遣怪手毀壞即將收成的稻田,陳昆龍取得農民自行拍攝的影片,又補拍部分畫面,製作成〈當怪手開進稻田中⋯⋯〉報導,引爆網民熱議、輿論譁然、民眾抗議,成為近年最重大的新聞事件之一。陳昆龍全職報導,卻非賴此維生,雖有社區大學講師費、稿費等收入,但主要靠家人支持。

(二)獨立媒體工作者

獨立媒體工作者創辦獨立媒體或受僱於獨立媒體,這些媒體包括紙本媒體和網路媒體,經營方式可以是非營利模式、社會企業模式或商業模式,以下分獨立媒體負責人、獨立媒體報導者兩部分敘述。

1.獨立媒體負責人

獨立媒體負責人創辦媒體,並承擔營收重任,他們兼管編務和財務,收入與整個媒體的營運狀況密切相關,例如吳國城、李取中、孫窮理、馮小非、張正、鄭國威、楊士範。

吳國城,一九七九年放棄文化大學新聞系助教工作,與同學吳鎮坤返鄉創辦《山城週刊》,報導台中的東勢、新社、石岡、和平、卓蘭五區新聞,依靠訂戶、廣告收入維生,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訂戶繳費和廣告收入銳減,幸好獲得新聞局補助製版印刷費、郵資費才度過難關,《山城週刊》在二○○五年榮獲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何榮幸,2009b)。

李取中創辦《大誌雜誌》。他生於一九七○年,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曾任奇摩入口網站創始員工,之後創辦《樂多新文創線上誌》,二○一○年開辦《The Big Issue》台灣版《大誌雜誌》,以社會企業形式經營,將雜誌交給遊民販售,每本售價一百元,遊民分得五十元,另五十元支應編採印刷成本,創刊兩年後,每月發行量直逼三萬份(何榮幸,2011;梁瓊丹,2013a)。

孫窮理創立《苦勞網》。他一九六八年生,輔大法律系畢業,曾任清潔隊員、《台灣立報》教育組組長,一九九七年因為報社大量資遣員工而離開,同年創辦《苦勞網》,報導邊緣族群社會處境、提倡非主流觀點,二○一三年以〈《服貿》爛透了?沒錯!這就是「自由貿易」〉一文贏得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苦勞網》創立初期幫公司架網站,一年曾有百萬收入,二○○五年之後架站生意競爭激烈,一度承接政府專案,但為避免利益衝突,很快改以小額分散式捐款為主(孫窮理,2007年5月21日;翁書婷,2013年5月)。

馮小非,一九六九年生,曾任《台灣日報》家庭婦女版主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深入災區創辦《中寮鄉親報》,二○○四年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委託創辦《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報導農村、漁村、山村訊息;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後與輔大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等人共同創辦《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監督重建工作;二○一一年九月,馮小非又與汪文豪等人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深耕農業、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並開發和銷售小農產品。《上下游》收入來源有三:一是「共同辦報人」每人每月三百元的捐款;二是基金會(如建蓁基金會)和個人贊助,贊助記者人事費;三是產品開發和銷售所得。這些收入支付三位記者、五位行政人員薪資,馮小非自己支領低於記者的月薪。

張正,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二○○六年在《台灣立報》發行人成露茜支持下創立越南文《四方報》,之後陸續推出泰文、柬埔寨文、菲律賓文、印尼文版。張正自嘲是「文盲辦報」,仰仗多位通曉越泰語文的志工譯寫新聞,新聞之外,超過半數篇幅由移民移工投稿構成。《四方報》一年成本約為一千五百萬元,其中五十%收入源自捐款與政府補助或專案、 卅五%來自廣告、十五%來自報紙銷售、其餘則是賣T恤等活動收入(梁瓊丹,2013b;陳宜萍,2013年4月17日)。張正原本在《四方報》支領總編輯薪水和獎金,二○一三年辭職改領顧問費,《四方報》之外,他製作電視節目「唱四方」、主持廣播節目「越來越幸福」,另有稿費、演講費、審查費。

鄭國威,生於一九八一年,二○○四年就讀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期間,開始經營部落格《龜去來嘻》,隔年創立《Global Voice》中文版《全球之聲》並出任《Global Voice》多語言計畫負責人,退伍後歷任《im.tv我視》傳媒社群部主任、蒙藏基金會「遊牧綠」專案經理;之後出任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內容中心主任,二○一○年起在協會支持下接連創辦《泛科學》、《NPOst公益交流站》等網站。《泛科學》收入主要來自專案合作,另有贊助、廣告、商品販售、專書出版、活動等,前兩年虧損,二○一三年轉正;《NPOst公益交流站》主要由聯合勸募補助。鄭國威支領協會薪資,負責這兩個媒體,也處理其他事務。

楊士範,一九八○年出生,曾任《CNET Taiwan》執行主編、《商業周刊》資深編輯、《大誌雜誌》、《電腦王》、《樂多線上誌》等專欄作家,也開過咖啡館,熱愛運動與電影;二○一三年與朋友共同創辦《關鍵評論網》,強調編輯的能量,一面過濾、整理、摘要、分析新聞,一面邀請各領域專家提供觀點和意見。《關鍵評論網》目前有六位編輯、實習生約十二位、作者一七五位,主要收入來自廣告。

2.獨立媒體報導者

獨立媒體報導者可能是共同創辦人、也可能是受僱者,他們專心編採新聞,不需承擔營收責任,通常有固定薪資,例如汪文豪、林慧貞、劉瑋婷、鐘聖雄、莊豐嘉。

汪文豪與馮小非共同創辦《上下游》,他是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和《天下雜誌》記者,跑過社會、農業、保育、環保、政治、司法等領域,曾三度獲得亞洲出版人協會環境報導獎;創立《上下游》後,專責報導,二○一二年以「校園午餐調查報導」入圍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二○一三年和林慧貞共同以「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獲得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陳薏云等,2014);他支領《上下游》固定月薪,並曾代表《上下游》在《weReport》提案募資。

林慧貞則是《上下游》雇用的記者,專職採訪新聞,與汪文豪一樣領取《上下游》月薪。

劉瑋婷,雲林農家女孩,二○○九年八八水災時,她大四,參與馮小非、陳順孝等人發起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籌備工作,之後擔任全職記者,長駐莫拉克重災區採訪四年。《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第一年經費由馮小非募款,第二、三年由陳順孝申請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補助,並藉由《weReport》向公眾募資,第四年則在浩然基金會資助下出版專書《在永久屋裡想家》義賣籌資。劉瑋婷在第一、四年支領記者薪水,第二、三年支領國科會助理薪資。

鐘聖雄,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青年樂生聯盟成員,曾任《電子時報》IT週報採訪編輯,二○○九年八八水災後,擔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深入重災區採訪,之後全職為《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採寫新聞,每月支領固定稿費。二○一○年以採訪大陸舟曲地震新聞的「舟曲報告」入圍卓越新聞獎國際新聞報導獎,二○一三年以記錄六輕空氣污染的攝影作品「南風」贏得卓越新聞獎新聞攝影獎,並與許震堂共同出版專書《南風》。

莊豐嘉曾任《台灣日報》總編輯、中央通訊社副總編輯,二○○九年與蘇正平、胡元輝等人共同創辦《新頭殼》,廣泛報導政治、財經、司法、媒體、環保、中國等議題,營收主要來自廣告費。莊豐嘉支領總製作薪水。

(三)維生策略

綜觀廿一位代表性獨立記者的收入來源,可以發現相當多樣,至少包括九種:

1.大眾媒體:許多獨立記者供稿給大眾媒體,常見供稿對象是《公共電視》和《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天下雜誌》與《獨立評論@天下》、《商業周刊》、《財訊雜誌》等,都是台灣專業度較受肯定的媒體。

2.獨立媒體:也有獨立記者供稿給獨立媒體來獲取稿費,供稿對象包括:《新頭殼》、《大誌雜誌》、《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等。

3.出版:如李濠仲以版稅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馮小非以出書所得支付《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薪水,鄭國威的《泛科學》和鐘聖雄也出書增加收入。

4.政府相關單位:如新聞局曾委託馮小非創辦《小地方》、補助《山城週刊》印製費和郵資,國科會補助馮小非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政府捐助成立的國藝會補助胡慕情寫書;此外,張正的《四方報》也接受政府補助。

5.公益組織:如浩然基金會資助《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建蓁基金會資助《上下游》、聯合勸募資助《NPOst公益交流站》、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支付鄭國威薪水、台達電基金會的《低碳部落格》提供朱淑娟和楊虔豪稿費。

6.學術機構:如世新大學支持張正創辦《四方報》、輔仁大學副教授陳順孝與馮小非共同創辦《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並取得國科會兩年補助。

7.公眾捐款:如孫窮理的《苦勞網》以小額捐款為主要財源、馮小非的《上下游》接受「共同辦報人」和個人捐助、楊虔豪也透過《weReport》募集年度所需經費。

8.專業服務:多位獨立記者或多或少受邀演講,也有人受邀擔任評審或審查人。

9.產品銷售:如媒體廣告和訂費收入,又如馮小非的《上下游》開發小農產品、張正的《四方報》賣T恤。

每位獨立記者的收入來源和各來源佔收入總額比例不同,這顯示獨立記者就是韓第所指的「組合式工作者」,組合多項工作、多項財源來實踐專業、維持生活。

圖一:獨立記者的收入來源

那麼,獨立記者的實際收入究竟有多少?

答覆筆者詢問的獨立記者透露,實際收入起伏非常大,有位獨立記者最高月入曾達到十萬元,最低時只有三千元;平均來看,資淺者月入約有三萬多元,資深者在四萬到九萬元之間。一位資深獨立記者告訴筆者,他平均月入約有七萬七千元,另一位資深獨立記者則透露,他幾年前剛當獨立記者時,年收入約五十萬,去年已經倍增到百萬。

不過,收入高低關鍵因素不在資深資淺,而在個人品牌力和掙錢積極度。

個人品牌力,是指獨立記者建立的人脈、知名度、權威度和獨特性。認識的人越多、能見度越大、專業威望越高、內容越獨特,通常能贏得越多的稿約、越高的稿酬,這需要長期累積,也需要銳意經營。出身大眾媒體的獨立記者能夠延用過去的人脈、知名度、權威度,但需持續經營,並且建立獨特性;未進大眾媒體的獨立記者一切從零開始,需要投入更多時間、更大努力來發展個人品牌。

出身大眾媒體的李濠仲說明自己如何建立獨特性:

對獨立記者來說,我想「風格化」是頗為重要的一環,可能是建立起自己的「文風」,或者是「專精的議題」。國內有很多知名的獨立記者皆是如此,我就不多贅述了。而我個人,則是透過介紹北歐的生活百態,試圖傳遞出另一種文明的面向,讓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內省參酌。

未進過大眾媒體的楊虔豪描述自己從零開始的發展策略:

我認為要有線上記者沒有或缺乏的能力,比如說外語、圖表製作或符合專業卻能讓閱聽眾耳目一新的報導呈現方式,並且需要深耕固定議題,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另外,從事獨立記者前必須先存一筆錢,利用那筆錢做報導,然後試著利用網路上發布或投稿給媒體,直到專業性與獨特性凸顯出來後,未來才會有人主動找上來洽談合作。

掙錢積極度,則是獨立記者個人對工作、生活的選擇。有人積極接案賺錢,也有人「不想變成寫稿機器」,拒絕過多稿約。一位品牌力極強的獨立記者,就婉謝許多邀約,他說現在的收入大約只有在大眾媒體全職工作時的一半,「不過,與全職工作相比,我目前花不到一半時間在工作,所以並不覺得吃虧」。

質言之,品牌力是獨立記者獲取收入的必備條件,品牌條件太差,獨立記者難以維生,品牌條件夠強,獨立記者才能存活,有了存活能力之後,獨立記者可以決定自己要做多少工作、要賺多少錢。

無論如何,隨著大眾媒體待遇每下愈況,品牌夠強的獨立記者收入與大眾媒體差距日小,而且不必忍受政商勢力和老闆干預、可以自己決定工作量,獨立記者大多甘之如飴。獨立記者周富美就透露「我的收入不及過去的二分之一,但是我的快樂比過去還要多了二分之一」(郭姵君,2010),這和歐美自由新聞工作者安於較低薪資的情況一致。

二、獨立記者的互助培力

獨立記者各自奮鬥的同時,也相互串連、互助合作、共同培力,他們先後成立優質新聞發展協會《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獨立媒體作者者協會等互助培力組織,也與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PeoPo》公民新聞平台等友好社會組織密切合作,逐步發展成一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獨立記者生態系。

(一)互助培力組織

1.優質新聞協會《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成立於二○一一年四月,主要成員是共同創立《新頭殼》的蘇正平、胡元輝、莊豐嘉等人,以及中正大學副教授羅世宏。成立後積極獎助調查採訪計畫,協助專業記者和公民記者做好報導,曾經補助獨立記者李惠仁揭發禽流感疫情的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也曾獎助獨立記者陳香蘭進行「大學圈地運動」調查報導;二○一一年十二月更創立《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由胡元輝、羅世宏邀請陳順孝以及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資深記者賴秀如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營運。

《weReport》以「你支持、我報導」(You support, we report)為宗旨,目標是讓有決心、有能力從事優質報導的人能夠向公眾提案,在說明採訪計畫和所需預算後,從公眾手中取得所需資金。除了大眾媒體編制內的全職記者外,它歡迎任何人來提案,特別歡迎自願或非自願離開大眾媒體、但對新聞仍然懷抱熱情的自由新聞工作者、獨立記者來提案募資、接受委製,提案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隊(羅世宏,2012);除了幫獨立記者募集採訪資金外,《weReport》從二○一三年十月起也開始幫獨立媒體募集創辦費和營運資金,每年最多可募二十萬元。

截至二○一四年三月底止,《weReport》累計進行了四十四項提案,其中採訪計畫募資四十項、新創媒體募資兩項、獨立媒體營運資金募集兩項,累計捐款人次七六三次人,募得的資金將近一五○萬元。

筆者分析這四十四項計畫的提案人背景,發現有十二項由全職獨立記者或獨立媒體團隊提出、五項由業餘公民記者提出、十四項由學生和學生團隊提出、三項由非政府組織成員提出、四項由大陸報導工作者提出、六項是一般民眾提出。這個分析結果顯示,《weReport》的群眾募資模式正在幫助全職獨立記者募集資金,支持業餘公民記者和學生增進報導功力,也鼓勵非政府組織成員、一般民眾和大陸人士加入報導行列,這有助於獨立記者生態系的茁壯。

此外,在四十四項提案中,本文討論的廿一位台灣代表性獨立記者參與了七項,包括李惠仁提案兩項、楊虔豪提案兩項、馮小非和汪文豪的《上下游》提案兩項、馮小非和劉瑋婷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提案一項。

獨立記者不僅在《weReport》募資,也開始回饋。李惠仁就將《不能戳的秘密》DVD發行版稅全數捐贈《weReport》,回報優質新聞協會二○一一年給他的補助。

2.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則是朱淑娟、馮小非和汪文豪發起的組織。

朱淑娟離開報社,以獨立記者身分贏得三大新聞獎項後,開始想要成立「獨立媒體聯盟」,因為獨立媒體單兵作戰艱辛,時常有身分不被認同的焦慮,希望組成聯盟來共享資源、克服採訪時的身分困難;後來,她在演講場合常被學生問到:「我們沒有採訪經驗、也沒有經濟實力,如果我們一畢業就想跟你一樣成為獨立媒體記者,可以嗎?」,她漸漸轉向思考成立「獨立媒體學院」,自行培訓獨立記者(朱淑娟,2012年5月23日)。

在此同時,馮小非和汪文豪也在思考自行培養農業獨立記者,將這個構想告訴朱淑娟,雙方一拍即合,他們分別邀請獨立記者黃哲斌、輔大副教授陳順孝,以及《公共電視》製作人柯金源、于立平等人,在二○一二年六月共同發起成立「獨立媒體學院」,開班授課;二○一三年十二月學院轉型為社團法人組織,成立「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由馮小非擔任理事長,汪文豪、黃哲斌、鄭國威、陳順孝、柯金源、于立平等人擔任理事。協會工作重點在開課培育新秀、報導獨媒動態、促進專業對話、觸發獨媒合作等。

開課培育新秀,採取師徒制教學。學員先上六至八堂概論課,然後提報採訪計畫,接受業師三個月指導,完成並發表報導作品。截至二○一四年三月底止,共開設四期課程,第一期培訓環境和農業記者,第二期開始分班上課,課程包括網路編輯、司法新聞、財經新聞、農業進階、環境藝術,第三期課程有資訊圖表、調查報導、紀實攝影、打造媒體,第四期則開設海洋報導與觀察、社區媒體經營課程,四期學員合計二四三人[1]。第一期學員林慧貞、楊鎮宇結訓後先後加入《上下游》擔任全職獨立記者。

報導獨媒動態,是在協會網站開闢「獨立媒體/人專訪」專區,介紹新舊獨立媒體,例如訪談老牌獨立媒體《苦勞網》、《新頭殼》,採訪新興獨立媒體《攝影之聲》、《台灣社會事件信息圖表》、《行南》,專訪海外獨立記者楊虔豪、李濠仲等;此外,也介紹網路社群「零時政府」的開放資訊(Open data)實踐,放寬視野,探索獨立記者、獨立媒體更多可能性。

促進專業對話,是舉辦一系列對話會、分享會,讓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記者、學者、學生和社會對話。先後邀請李惠仁和何榮幸對談「記者如何監督政府」、曾任多年記者的台大教授林照真和《壹週刊》總編輯邱銘輝對談「調查報導讓當權者顫抖」、孫窮理和馮小非對談獨立媒體的經營策略,還邀請校園獨立媒體《台大意識報》、原住民網站《MATA TAIWAN》、社區文化雜誌《咱誌》負責人交流媒體經營經驗。

這一系列活動,讓獨立媒體社群日漸凝聚,進而展開合作。二○一四年一月,協會邀集《上下游》、《泛科學》、《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生命力新聞》、《健康世界》等獨立媒體進行Facebook粉絲專頁聯合行銷實驗,參加實驗的媒體各自到其他加盟媒體挑選好文,每週三晚上九點,在自家媒體的粉絲專頁推薦他家媒體的好文,藉此相互拉抬流量;這個實驗將邀請更多獨立媒體參與。

此外,協會也計畫育成更多獨立媒體。協會理事們認為台灣獨立媒體在環境、農業、勞工等領域卓然有成,其他領域還有待發展,因此正在籌募經費支持更多新秀在尚待開發的領域創辦媒體。 目前規劃草案是:每年舉辦一到兩次公開徵選,受理新創獨立媒體提案申請,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評選,獲選者每月給予台幣五萬元補助,原則上補助一年,最多延長半年,延長期補助減為三萬元。資金補助外,協會也將提供獨媒營運模式和網站建置的建議,幫助新獨媒儘快站穩腳步。獨媒創業育成計畫已經募到第一筆資金,預定二○一四年上半年開始公開徵案。

(二)友好社會組織

1.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成員在二○一二年八月另行成立的姊妹組織。

台灣記協創立於一九九五年,以「爭取新聞自由、提升專業水準、保障新聞工作者獨立自主、落實新聞媒體為社會公器之責任」為宗旨,服務對象為印刷、廣播和電視新聞媒體記者、編輯及其他新聞從業人員,二○○八年開放網路媒體記者申請入會(莫忘初,2008年3月15日)。

到了二○一二年,台灣記協「鑑於新聞內容由獨立記者、自由撰稿者所生產,然而無特定僱主的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條件經常缺乏保障」,因此成立職業工會,「期能在專業探討,並在版權歸屬、合約建立、保險服務等各方面,讓工作者無後顧之憂專注於新聞事業」(台灣新聞記者協會,2012年10月30日)。

職業工會可以提供勞保健保的投保服務,獨立記者最基本的保險問題,終於能夠解決;其餘版權歸屬、合約建立也可望以集體力量推動。

2.《PeoPo》公民新聞平台

《PeoPo》是胡元輝在擔任《公共電視》總經理期間,於二○○七年成立的公民新聞平台。

《PeoPo》開放公民和非營利組織架站發稿,截至二○一四年三月底止,已有七千四百多位公民記者、累計報導超過九萬篇公民新聞。

《PeoPo》積極為公民記者培力,首先,深入各地舉辦公民新聞工作坊、公民記者地方聚會、公民新聞論壇、暑假實習營等;其次,製作「公民記者123」、「PeoPo講堂」等線上教學影片,並且每週邀請學者專家、資深記者擔任「客座總編輯」,評介公民記者的報導;第三,串連大學新聞傳播系所實習媒體組成校園採訪中心、每學期召開總編輯會議;第四,每年舉辦公民新聞獎,獎勵優秀報導;第五,在《公共電視》頻道製播「PeoPo公民新聞報」節目,選播優秀報導並發給稿費。

《PeoPo》在以業餘為主的公民記者和以全職為主的獨立記者之間搭起橋樑,許多有志擔任獨立記者/公民記者的人,先在《PeoPo》架站、發稿、學習,再到獨立媒體學院去上進階課程,獨媒學院學員就有多位是在《PeoPo》註冊的公民記者,部分公民記者更從業餘轉向全職,陳昆龍(大暴龍)就是全職的公民記者。

(三)獨立記者生態系

《weReport》、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和《PeoPo》的努力,讓獨立記者從單打獨鬥,漸漸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傳播生態系統。這些組織幫助獨立記者解決採訪資金和合理酬勞、專業精進和創業育成等等問題,讓獨立媒體生態漸趨健全,也讓獨立記者能夠以此為志業,不僅實踐專業、獲得溫飽、更能贏得社群支持和社會肯定。

在這個獨立記者生態體系中,新進記者可以在《PeoPo》架站發稿、研讀線上教材、參加新聞營隊、參與外拍活動、爭取在公視播放自製新聞的機會。

新進記者還可以到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上課,在師徒制下,學習調查報導、環境新聞、農業新聞、視覺報導等進階知能。

若需要經費,可以到《weReport》提出報導計劃,向民眾募資。

想要保障,可以加入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取得勞健保等保險。

要證明能力,更可以報名《PeoPo》公民新聞獎,甚至挑戰卓越新聞獎。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第一期課程學員林冠吟,結訓後到《weReport》提案募資進行大肚溪污染報導,這個報導贏得二○一二年《PeoPo》公民新聞獎;李惠仁在拍攝「不能戳的祕密」紀錄片過程中,得到優質新聞協會補助,完成的作品贏得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並以DVD形式發行,他再將發行所得捐給《weReport》。這些故事都顯示,獨立記者共存共榮、相輔相成的生態系已經形成。

三、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的互動

獨立記者主動、被動離開大眾媒體,或未曾進入大眾媒體。他們雖在大眾媒體外部,卻和大眾媒體若即若離,雙方在內容產銷、勞動權益上密切合作。

在內容產銷方面,如前所述,許多獨立記者供應稿件給大眾媒體,供稿方式包括撰寫新聞稿、撰寫專欄、合製專題(如朱淑娟和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合作報導)等。獨立記者供稿給大眾媒體,可以為獨立記者賺取維生的稿費、增加社會能見度;也能為大眾媒體注入活水,提供大眾媒體記者欠缺的訊息和觀點。

此外,獨立媒體和大眾媒體也合作傳送新聞。《蘋果日報》在二○一四年一月十五日宣布和《上下游》、《新頭殼》、《苦勞網》《泛科學》、《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五家獨立媒體合作,在蘋果即時新聞平台刊播獨媒的報導和評論,並且連結獨媒網站,《蘋果日報》尊重獨媒自主權,不審核其標題及內文,甚至「可以罵《蘋果》、罵黎智英都沒有關係!」。《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說,許多網路獨立媒體都有很優秀的報導,與商業媒體可互補,他將邀請更多獨立媒體加入合作,並歡迎其他獨立媒體主動尋求合作 (唐鎮宇,2014年1月16日)。

在勞動權益上,如前所述,大眾媒體記者發起成立的台灣記協在二○一二年成立姊妹組織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開放獨立記者入會,共同爭取版權歸屬、合約建立、保險服務等權益。職業工會的成立,讓獨立記者可以解決勞健保等基本問題,進而爭取更多權益;獨立記者的加入也讓職業工會吸納更多會員、擁有更大代表性,能夠更強有力的爭取大眾媒體記者和獨立記者的共同權益。

另一方面,當獨立記者發起獨立媒體學院、成立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時,以《公共電視》為主的大眾媒體記者也扮演重要角色,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九席理事中,就有三席是公視記者(柯金源、于立平、吳東牧),三席監事中也有一席(陳信聰)是公視記者[2]

獨立記者既和大眾媒體分庭抗禮,又和大眾媒體緊密合作,這看似矛盾、實則不然,因為相互合作的獨立記者和大眾媒體記者,同樣強調獨立精神 — — 獨立於政府、政黨、財團之外進行專業報導的精神。換言之,他們區分「我們」和「他們」的標準,不是看你是否在大眾媒體裡邊,而是看你是否堅持獨立精神。

更具體的說,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的合作,不是全面性的,而是有選擇性的:他們主要和堅持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合作:獨立記者供稿的對象,是《公共電視》、《天下雜誌》、《商業周刊》、《財訊雜誌》、《蘋果日報》這些堅持不做置入性行銷的媒體;參與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的大眾媒體記者,也是柯金源、于立平、吳東牧、陳信聰這樣堅持獨立精神的記者。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發佈新聞時,就經常將獨立記者與「具有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記者」並列(盧易詩,2013年7月26日、2014年3月12日)。

獨立記者和堅持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合作,雙方分進合擊、相輔相成,成為新聞專業延續、再生的關鍵力量。

陸、結論

一、研究發現

本研究探討三個問題:獨立記者如何生存發展?如何互助培力?如何與大眾媒體互動?筆者分析廿一位台灣代表性獨立記者的實踐經驗、及其所處的傳播生態,結果發現:

(一)台灣獨立記者如何生存發展?

獨立記者的工作形態可以粗略分為供稿給其他媒體的自由新聞工作者、自營媒體的獨立媒體工作者兩大類。獨立記者的收入來源包括供稿給大眾媒體和獨立媒體的稿費、出書版稅、政府補助或委辦、公益組織贊助、學術機構支持、公眾捐助、演講等專業服務、以及產品開發和銷售等,幾乎每位獨立記者都是「組合式工作者」,組合多項工作、多項財源來實踐專業、維持生活,但每人組合的財源不同。

(二)台灣獨立記者如何互助培力?

獨立記者相互串連、並連結友好社會力量。他們創立《weReport》募集新聞採訪和媒體營運資金,成立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進行教育訓練、促進獨媒對話和合作;他們可以加入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取得勞健保等勞動權益,還可以從《PeoPo》公民記者中找到許多熱中報導新聞的同志。獨立記者個人和這些組織,漸漸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生態系,以群體力量支持個別獨立記者去實踐專業、賺錢維生、贏得社會肯定。

(三)台灣獨立記者與大眾媒體如何互動?

獨立記者在大眾媒體外部實踐專業,但與堅持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及其記者密切合作。獨立記者供稿給這些大眾媒體、或與這些媒體合製新聞、或藉由這些媒體的通路傳送新聞給大眾,獨立記者賺得稿費和能見度,這些媒體則得到自己欠缺的訊息和觀點;獨立記者還和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的大眾媒體記者一起爭取權益、並與具有獨立精神的大眾媒體記者共同運作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他們在大眾媒體內外分進合擊,共同延續新聞專業、探索傳播新路。

二、研究討論

台灣獨立記者接連贏得新聞獎項、在重大社會議題上發揮影響力,而且發展出足以溫飽的維生策略、形成共存共榮的生態體系,他們的努力,證明獨立記者不僅可以作為全職的志業、還可以作為突破大眾媒體困境的新路,獨立記者應該得到傳播學界、新聞業界、公益組織、政府部門更多的重視和支持。

在傳播學界,新聞傳播系所除了培養大眾媒體的雇員記者外,也應該增進學生獨立報導、自主謀生的獨立記者知能。如前所述,獨立記者已經成為一種職業選項,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以此維生,在某些國家,獨立記者佔記者總數比例甚至達到六成,新聞傳播教育不能忽視這個浪潮;即使是大眾媒體記者,在變動不居、而且每下愈況的新聞產業環境中,也可能自願或非自願、短期或長期失業,培養學生獨立記者知能,才能幫助他們因應未來的挑戰。具體作法可以是開設獨立記者相關課程,也可以和獨立媒體組織合作,二○一四年暑假,獨媒協會邀集八家獨立媒體聯合試辦新聞系所學生實習計畫,就是可行的起步(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2014年3月10日)。

在新聞業界,越來越多記者因為大眾媒體裁員、倒閉、背棄專業而被迫或主動離職,無論因何離職,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只要有心繼續新聞工作,就可以在大眾媒體外部繼續報導新聞、賺錢維生,若能建立專業性、獨特性,稿約就可能源源不絕而來,收入甚至不輸在大眾媒體工作,即使無意當寫稿機器,也能在掙到維生收入後,享受較大眾媒體記者悠閒的生活。記者不必因為離開大眾媒體而失落,可以改以獨立記者的身分開創新局,朱淑娟的成就就是顯例;也可以透過集體力量來爭取勞動權益,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的成立,就是重要的一步。

在公益組織方面,本研究發現浩然基金會資助《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聯合勸募資助《NPOst公益交流站》、建蓁基金會贊助《上下游》記者人事費、台達電基金會《低碳部落格》提供獨立記者稿費,此外,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支付鄭國威薪水、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補助李惠仁並建立《weReport》平台讓獨立記者向公眾募資。這些案例顯示,台灣公益組織除了從事慈善事業外,也開始參與新聞傳播事業,不過,這樣的參與相較於美國山德勒基金資助成立《ProPublica》,讓它每年有數百萬美金從事調查報導,仍顯不足。獨立記者似乎可以更積極接觸基金會、公益組織,幫助他們了解獨立報導的價值,爭取他們挹注更多資金、提供更大助力。

在政府部門方面,獨立記者抗拒政府、政黨、財團干預,但不必然不能接受政府資助。本研究發現,馮小非經營《小地方》和《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吳國城經營《山城週刊》、張正經營《四方報》、胡慕情寫書都接受政府或政府相關基金會的補助,但都無損他們的獨立性。換言之,關鍵不在是否為政府資金,而在能否確保編採自主,只要編務獨立不受侵犯,獨立記者和獨立媒體可以接受、甚至可以爭取更多補助,畢竟,政府資金就是全民納稅錢。不過,為了確保編務不受干預、也為了消除公眾疑慮,政府有必要建立透明、超然的補助制度,由不具官方色彩的評審團、委員會來審查、發放、稽核經費開銷,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的學術審查模式就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三、研究侷限與建議

本研究雖然發現記者在大眾媒體外部能夠發展專業、甚至發展的更好,但是,本研究的發現有其侷限。

首先,本研究只討論幾個較知名、較成功的個案,並未全面研究所有獨立記者,其他獨立記者的處境為何?成名成功的要件為何?邁向成功的路徑為何、策略為何?不同的獨立記者適合什麼路徑、策略?仍有待後續研究探討。

其次,獨立記者範例,大多數進行不到五年,如朱淑娟二○○九年離職、楊虔豪二○一○年起步、馮小非的《上下游》二○一一年才誕生,他們的營運模式能否永續?在發展歷程中將會面臨多少考驗?有待持續觀察。

第三,獨立記者互助組織 — — 《weReport》、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 — 成立都不滿三年,他們的工作剛剛起步,雖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個別表現(如獨立媒體學院第一期學員贏得卓越新聞獎),但能否更全面、有效的支持獨立記者前進?能否長久、持續地支持獨立記者發展?也還有待觀察。

總之,獨立記者的表現不乏亮點,但如何從點、到線、到面擴大發展,還有待努力、有待研究。

[1] 學員主要背景為:獨立記者與公民記者12%、媒體相關工作18%、學生34%、非政府組織工作者15%、其他行業21%。

[2]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九位理事:馮小非,陳順孝,于立平,黃哲斌,柯金源,鄭國威,汪文豪,吳東牧,林于凱。三位監事:洪貞玲,鄭宇君,陳信聰

出處:陳順孝(2014)。〈記者獨立之路:臺灣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與互助機制〉。《傳播研究與實踐》4卷2期,頁25–54,2014年07月

參考書目

方海萍等譯(2006)。《工作與生活的未來》。第七章〈組合〉,頁125–144。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Handy, C. B. [1989]. Age of Unreas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王健壯(2004年12月18日)。〈部落格進城了〉。上網日期:2014年1月26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4121800533+1105130102+20041218+news,00.html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2012年10月30日)。〈健全專業及保障權益 新聞產、職業工會上路〉。網址:http://atj.twbbs.org/tai-wan-xin-wen-ji-zhe-xie-hui-da-shi-ji/ji-xie-gong-gao2012/%E3%80%90gonghuihuixun%E3%80%91jianquanzhuanyejibaozhangquanyixinwenchan%E3%80%81zhiyegonghuishanglu

朱淑娟(2010年12月22日)。〈【開始獨立媒體】(1) 我還會留在地球〉。上網日期:2013年11月18日,網址: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22.html

朱淑娟(2012年5月23日)。〈《獨立媒體學院》不能沒有你!〉。上網日期,2014年1月26日,網址: 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23.html

何榮幸(2009a)。〈江一豪:一人媒體發聲〉。收錄在何榮幸等著(2009)《我的小革命》頁40–49。台北:時報文化。

何榮幸(2009b)。〈吳國城:山城週刊 寫下30年傳奇〉。收錄在何榮幸等著(2009)《我的小革命》頁174–183。台北:時報文化。

何榮幸(2011)。〈李取中辦雜誌 幫遊民拿釣竿〉。收錄在何榮幸等著《我的小革命:顛覆主流》,頁30–39。新北市:八旗文化。

侯惠萱、陳靖宜(2014年3月12日)。〈林慧貞為民發聲 揭開米粉真相〉。上網日期:2014年3月25日,網址:http://www.vita.tw/2014/03/blog-post_12.html#.UzDvfK2SwZE

胡元輝 (2012)。〈網路再造調查報導新契機?-美國新興非營利新聞組織經營模式的探討〉。《傳播研究與實踐》,2(2), 67–99。

胡元輝等(2010)。《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台北:允晨文化

唐鎮宇(2014年1月16日)。〈5獨立媒體 加入《蘋果》即時〉。上網日期:2014年1月25日,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116/35582758/

孫窮理(2007年5月21日)。〈苦勞十年,請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日,取自 http://www.blackdog.idv.tw/wordpress/index.php/2007/05/21/coolloud10years/

翁書婷(2013年5月)。〈揭開新聞另一面真相:網路獨立媒體勇敢發聲!〉。《數位時代》五月號,頁94–103。

動腦編輯部(2013年3月)。〈傳統衰退,線下媒體逆勢成長〉。《動腦雜誌》443期,頁92–103。

梁瓊丹(2013a)。〈大誌:幫街友自力更生的熱血雜誌〉。收錄在胡哲生等著《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9個社會企業熱血追夢實戰故事》頁214–233。台北:新自然主義。

梁瓊丹(2013b)。〈四方報:一解思鄉愁的異鄉人報紙〉。收錄在胡哲生等著《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9個社會企業熱血追夢實戰故事》頁191–213。台北:新自然主義。

莫忘初(2008年3月15日)。〈陳香蘭任記協新會長,網路媒體可申請入會〉。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7881

郭姵君(2010)。《從組織雇員到獨立記者:三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意理形塑與實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萍(2013年4月17日)。〈為異鄉人發聲的報紙-四方報〉。《社企流》,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0/795/1089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台北:O’Reilly。(原書Gillmor, D. [2004]. We. The Media. LA: O’Reilly.)

陳薏云、陳奕伶、詹亭華(2014年3月11日)。〈主流轉獨立 汪文豪捍衛台灣土地〉。《生命力新聞》,網址:http://www.vita.tw/2014/03/blog-post_11.html#.Uz6kuK2SyNQ

馮小非(2013年4月9日)。〈楊虔豪:華人世界第一位,駐韓獨立特派員〉。上網日期:2014年1月26日,網址:http://www.indiemedia.tw/posts/769

黃怡(1987)。〈終身的反對者 — I. F.史東〉。收錄在黃怡著《終身的反對者》,頁3–22。台北︰久大文化。

楊瑞賓譯(2005)。〈巴格達部落格〉。臺北:好讀。(原書:Pax, S. [2003]. Salam Pax: The Baghdad Blog. London:Guardian Books.)

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記者: 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新聞學研究》第95期,頁239–268。

劉昌德(2012)。〈非典型新聞勞動:台灣與中國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之勞動過程與工作條件〉。國科會研究提案,計畫編號:101–2410-H-004 -095 -MY3

劉奕霆(2014年3月13日)。〈募資20萬 楊虔豪的韓半島新聞平台啟動〉,上網日期:2014年3月25日,網址:http://newtalk.tw/news/2014/03/13/45218.html

潘東傑譯(2002)。《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台北:天下遠見。(原書Handy,Charles B.[2001].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 looking backwards to the future. London : Hutchinson.)

盧易詩(2013年7月26日)。〈【獨媒講堂】媒體人對談(1)記者如何監督政府?(李惠仁VS何榮幸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網址:http://www.indiemedia.tw/posts/1222

盧易詩(2014年3月12日)。〈獨媒春夏大事:重回地方與海洋〉。《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網址:http://www.indiemedia.tw/posts/1834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2014年3月10日)。〈103年度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暑期實習辦法〉。《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網址:http://www.indiemedia.tw/lectures/103%E5%B9%B4%E5%BA%A6%E7%8D%A8%E7%AB%8B%E5%AA%92%E9%AB%94%E5%B7%A5%E4%BD%9C%E8%80%85%E5%8D%94%E6%9C%83%E6%9A%91%E6%9C%9F%E5%AF%A6%E7%BF%92%E8%BE%A6%E6%B3%95

羅世宏(2012)。〈台灣的優質新聞巴萊需要天使:從構想到實踐〉。《司法改革雜誌》第89期,頁46–49。2012年4月30日出版。

ASJA (2005). Executive summary: Survey of freelance journalists. Online: http://www.asja.org/pubtips/050324a.php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 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

EFJ (2011). Managing Change in the News Industry. Online: http://www.ifj.org/assets/docs/247/180/1265ff7-f512fb4.pdf.

FJ (2014, January 24). Welcome to freelancejournalist.co.uk.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freelancejournalist.co.uk

IFJ (1999). World Survey: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Freelance Journalists. Online: http://www.ifj.org/en/articles/world-survey-social-and-economic-status-of-freelance-journalists-final-report-december-1999?format=print

IFJ (2006).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 A global survey and case study of atypical work in the media industry. Online: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dialogue/---sector/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61547.pdf

INN (2014, January 24). About INN.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investigativenewsnetwork.org/about/

KCNN (2014, January 16). Community News Sites.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www.kcnn.org/citmedia_sites/full_list

NUJ (2014, January 24). Freelance.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http://www.nuj.org.uk/work/freelance/

ONA (2014, January 24). About.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journalists.org/about/

Ryan, K. M. (2008). Temporary resistance: Strategies of freelancers in American network news. In R. Sickels(Ed.), Business of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pp. 125–142). Westport, CT: Praeger Press.

Ryan, K. M. (2009). The performative journalist: Job satisfaction, temporary workers and American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10(5), 647–664

Schaffer, T. (2007). Citizen Media: Fad or the Future of News? Online: http://www.kcnn.org/research/citizen_media_report/

Sorrel, A. L (May 10, 2010).Pulitzer Prize awarded to physician for Katrina coverage. http://www.amednews.com/article/20100510/profession/305109958/7/

SPJ (2014, January 24). About. Retrieved January 24, 2014, from http://www.spj.org/aboutspj.asp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and their news career in this internet era

Chen, Shun-Hsiao

Associate Professer,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Fu Jen Cathoic University, New Taipei, Taiw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writes about how journalists in the internet era extend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outside of mainstream media.

The results found out that the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have left the mainstream media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and the limitation from political party and corporations.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fulfill their career through running independent media, writing articles to the mass media, or even earn a living through crowd-funding.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used to work on their own now they have started to support each other. For example, weReport help them with funding the resources and news guild help them deal with labor insurance. In addition,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offers professional programs and startup resources and incubation opportunity.

Compared to works from mass media journalists,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news articles have won several times. Some of the mass media have started to corporate with independent Journalist such as calling for articles , co-working projects and broadcasting Internet radio.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have great performance. However, there’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to connect more independent Journalists and strengthen the news ecosystem of independent media.

Keywords: independent media, independent journalist, freelancer, crowd-funding, public commissioning

--

--

陳順孝,人稱阿孝,種過田、擺過地攤、編過報紙頭版、當過電視台董事、做過新媒體監事,現任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簡歷:https://axiao.tw/about